公元23年夏秋之交,王莽控制下的京城长安一连数日哭声震天。士子百姓日夜聚集在一起,扎堆儿嚎啕大哭。哭累了哭饿了,旁边有官府贴心供应的免费米粥,随时补充体力。哭得声情并茂花样翻新的,会被官府负责考评的官员记录下来,作为嘉奖的凭据。
仅仅因为哭得卖力,几天之内就有五千多人就地提拔,被政府任命为“郎”。
在汉代,郎官主要做顾问应对,就是参谋、秘书工作,多由“贤良方正之人”担当(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郎掌守门户,出充车骑,有议郎、中郎、侍郎、郎中,皆无员,多至千人。议郎、中郎秩比六百石”)。像这样因会哭而大规模上位的郎官,史上绝无仅有。
其实,这些人只是在响应官府号召,做做样子罢了。真正哭得痛入心脾的,是外遭败军丧师、内遇亲信背叛的新朝开国之君,也是末代皇帝的王莽。
焦头烂额的王莽
这一年,他丧失了所有的主力部队,各地的军阀公开决裂,绿林军正逼近长安,而他最信任的国师公刘秀(歆)等人也因谋反被诛。此时的王莽宵衣旰食,却一筹莫展。
而新任大司空崔发想出了一条“妙计”:哭。
当然,想说服王莽这种书呆子,必须掉掉书袋子。崔司空引经据典上了个折子:“古者国有大灾,则哭以厌(压服)之,宜告天以求救。”
崔发在王莽篡权的过程中,一直负责舆论宣传工作,解说符命。干脆说吧,很多流传的所谓符命、童谣都出自他的创造发明。王莽登基后论功打赏,封他为“说符侯”。很难说王莽有多么相信符命,但谣言传的久了,功能显现后,往往让造谣者自己也半信半疑。
反正是走投无路,跟上天套套近乎也是种心理疏导。王莽郑重其事带着群臣跑到南郊祭天,向老天诉说心中的委屈,说我这都是遵照您老人家的符命才代汉建新的,您现在可不能撒手不管我啊。“仰天大哭,气尽,伏而叩头。”
清代祭天仪式
独哭痛,不如众哭痛。这么美好的天下不是我一个人的,凭什么我自己哭?在王莽的授意下,官府迅速制定了一套“全民哭天运动”,动员一切社会力量,放下手头的工作,全部到街头嚎哭,务求嗓门洪亮,情感真挚。于是有了开头的一幕。
一口气封了五千多个“哭郎官”,长安城一连数日哭声直上灵霄殿,王莽估摸着上天肯定能听到了,这才稍稍心定,开始筹划镇压各地叛乱。他封了九个将军,都以“虎”为号,让他们带兵东进,却将他们妻儿养在宫中做人质。
不信任带兵将领,这个可以理解。不可理喻的是,官府中尚有黄金60多万斤,财物充盈,在这个节骨眼上,迂腐且小家子气的王莽还不开窍,仅仅赐给“九虎”这些人每人四千钱,结果“众重怨,无斗意。”
士气低落的新莽军毫无作为,出关后一触即溃。“九虎”之中,四个逃亡,两个逃回后被追责,迫令自杀,剩下三个收集散兵退回渭水岸边。而关中各县豪强也纷纷响应绿林军,迅速合围了长安。
王莽眼见上帝不在线,哭天抹泪没什么卵用,这才急了眼,将城中囚徒全部赦免,发放给他们兵器准备最后一搏。他还是不舍得那些财物,只杀了头猪,跟大伙喝猪血盟誓。誓词中没给将士们承诺一点好处,只是用鬼神吓唬大家卖命:“有不为新室者,社鬼记之!”
自己的血都不靠谱,惶论猪血
这帮没理想,没工酬,没希望的军队与其说是出城作战,不如说是组团逃命,一过渭河桥就一哄而散。王莽不舍得物质激励,他们自有办法酬劳自己,招呼城外的绿林军一起掘了王莽家族的墓地,二一添作五将墓中珍宝分得干干净净,最后一所火将王莽家的九庙、明堂、辟雍等建筑点着——你发誓说“社鬼记之”,现在先让你家社鬼没处安身!
随后,乱军从宣平门杀入长安,宫中四处火起。王莽到这时候还坚信天命在兹,他穿上紫红色衣服,佩戴好传国印玺,来到宣室前殿。最后时刻,他深入骨髓的迂腐本性再次闪光——
一片慌乱中,他让天文郎在地上安放好北斗七星模型,自己席地坐在星图中帝星位置,手持奸佞小人进献的假冒的“虞帝匕首”呼号:
天生德于予,汉兵其如予何!
但冲入宫室的乱军根本不怕他这套唬人的摆设,也听不懂他在嚷嚷什么。短兵相接之中,商人出身的杜吴一刀砍死“北斗七星阵”中央的王莽,校尉公宾就上前割下他的脑袋。对于士兵来说,王莽的胳膊大腿就是黄澄澄的金子,意味着官爵和财富,大家蜂拥而上,再现了当年乌江边汉军争抢项羽尸身的场景,数十名士兵为抢夺王莽尸身自相残杀而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