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三国时期,大司马和大将军, | ![]() 《大秦赋》:秦国耗时14年, | ![]() 如果曹操在世,司马懿还敢谋 | ![]() 古代调兵凭证虎符,为什么没 | ![]() 曹丕为什么没有把汉献帝送去 |
古代三大破案高手狄仁杰、包 | ![]() 不打仗也要吃粮食,为什么古 | ![]() 春秋战国四大猛将,每一位都 | ![]() 曹操晚年随时可以做皇帝,为 | ![]() 明朝灭亡:李自成只是提前催 |
[2022-07-04]• 李自成、张献忠等人为何能够推翻明朝,却战胜不了清军
明朝末年爆发了一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,在这场起义战争中,农民军领袖李自成攻占了北京,使得崇祯皇帝自杀殉国,建立了大顺政权;而另一位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则称帝建国于四川,国号大西。
[2022-06-18]• 秀才在古代有多难考?放到现代是什么学历?如今又有多少人能考上
我国古代一开始选拔人才是通过“孝廉制”通过朝中专门考察人品,在向皇帝推荐,但这种制度非常容易埋没人才,直到隋朝605年科举制诞生,不过通过科举制入朝当官的人也是非常少。
[2022-06-18]• 靖难之役后,建文帝到底去了哪?
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,朱元璋的所有儿子中,朱元璋最为看好的当然是长子朱标了,其次是燕王朱棣,比较有实力的还有秦王、晋王等,后来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,但朱标没有那么好的命,英年早逝,朱元璋就立朱允炆为皇太孙,这自然就引起了朱棣的不满,本来他是有希望继承皇位的,但有朱元璋在,他也不敢问,更不敢反啊。
[2022-05-01]• “唐末小刘备”王建:辛苦创业60年,儿子7年就败光,全家被杀
老子英雄儿好汉当然是有可能的,但在历史上,更多的则是老子英雄儿混蛋,胡亥、刘禅无不如此。有意思的是,不知道是不是中了蜀汉二世而亡的魔咒,五代时期王建创立的前蜀政权,也是二世而亡,而且比蜀汉亡得更窝囊也更悲惨。
[2022-05-01]• 三国时期,大司马和大将军,谁的官职更高呢?
三国(220年-280年)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,分为曹魏、蜀汉、东吴三个国家。赤壁之战时,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,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。公元220年,曹丕篡汉称帝,定都洛阳,国号“魏”,史称曹魏,三国历史正式开始。次年刘备称帝,定都成都,史称蜀汉。
[2021-12-26]• 刘宗敏霸占陈圆圆,触怒吴三桂,最后结局如何?
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,但凡某位皇帝因为宠爱女人而不理朝政的话,那么这位美女就有可能被天下人认为是“红颜祸水”。一旦王朝崩塌,国家灭亡的话,那么这位皇帝的失败之处也多半会归咎到女人身上。譬如说,商朝的败亡, 败在了纣王宠妃妲己这里,西周的败亡,则是败在了褒姒这里。
[2021-10-28]• 如果常遇春没有早逝,会被朱元璋诛杀吗?
常遇春是明朝开国名将,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,仅次于开国第一大将徐达。他骁勇善战,所向无敌,“尝自言能将十万众,横行天下,军中称常十万”,为明朝的开创立下赫赫战功,可以说,也是一位“功高震主”的猛将。
[2021-10-08]• 李斯之死: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为何玩不过宦官赵高?
话说始皇三十七年(公元前21年),秦始皇暴死沙丘后,本来是有遗诏让公子扶苏回咸阳奔丧并有意让其继承皇位的。不过,其时也是野心勃勃、私心爆棚的赵高,却因自保需要斗胆扣留诏书,并没有送达扶苏本人,目的就是想立与自己私人关系最好的秦始皇小儿子胡亥为皇帝,以便自己"垂帘听政"。但赵高也知道这事必须经过李斯的同意才能万无一失,于是很有点计谋也很有点才学的赵高便自告奋勇为胡亥立帝做说客。
[2021-09-03]• 在五代十国后期,郭威是如何上位的?
可真正的问题在于,派一个高级军政长官坐镇前方,协调众多军区联合对外作战,给他的事权太小了,各大军区很难实现有效的联合作战;如果给他的事权太多,这种人就会比以前的藩镇还可怕。
[2021-09-03]• 樊城兵败,关羽为何弃上庸,走麦城?
刘备自攻取西川后不久,便北上攻打汉中,老将黄忠于定军山斩杀曹操胞弟、大将夏侯渊,并于汉中市领汉中王。这可以说是到了刘备的巅峰期,文有诸葛、法正;武有五虎,一时也是风头无两。孙权自是又嫉又妒,以诸葛亮胞兄诸葛瑾阖家老少三十八口为质,迫使刘备归还了荆州的南部三郡。
[2021-08-29]• 郭嘉到底厉害在哪儿?他的这三种本事,一个比一个“刁钻”
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之一的郭嘉,堪称在三国历史中,是非常传奇的一位。概括来言,郭嘉有两个特殊。
[2021-08-29]• 臧霸为曹魏效力二十余年,战功赫赫,为何被曹丕夺去兵权?
臧霸虽然名气不高,但他也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员名将。199年,臧霸开始投靠曹操,为曹家南征北战,立下不少战功,可是二十多年后,他却被曹丕夺去了兵权,免为闲职,默默无闻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。直到243年,臧霸才再度被人提起,他的灵牌得以从祀于曹操的庙庭。既然臧霸有如此大功,为何却被曹丕夺去兵权呢?
[2021-08-25]• 赵匡胤之死与疑点重重的“金匮之盟”
赵匡胤于34岁当上皇帝,经过十多年的南征北讨,励精图治,新兴的赵宋王朝粗具规模,统一大业也胜利在望。看着自己描绘的壮丽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,赵匡胤不禁心花怒放,然而,正在他准备再展宏图的时候,宋开宝九年(976)十月,正直壮年的他却突然暴崩。令人诧异的是,赵匡胤的皇位不是“父死子继”,而是“兄终弟及”,太祖已经26岁的长子赵德昭、22岁的次子赵德芳均与皇位失之交臂,而他的二弟赵光义则继承了皇位,是为太宗。
[2021-07-25]• 刘备亡故后,为何诸葛亮一直屡战屡败?
今天,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三国里边自刘备死后关于蜀国、关于诸葛亮的故事。一谈起三国,最让人印象深刻就是刘备“三顾茅庐”,请卧龙先生诸葛亮出山助他争夺天下,事实证明,诸葛先生的确是一个合格的谋臣,是刘备争夺天下最好助力
[2021-07-22]• 秦靠法治夺取天下,为什么不能靠法治守天下?
大汉就是靠着大秦留下的这些“法”治的天下,而且还治得挺好,前后绵延了近四百年,是不是挺好玩的?说秦朝法律严苛的人,考虑没考虑过汉朝人的感受呢?
[2021-06-11]• 许褚PK颜良,谁的武力更厉害些?
熟悉《三国演义》的朋友们可以发现,作为曹魏阵营中的超级猛将,许褚有个比较逗逼的特点。咱们来通过检点许褚的战斗履历来看看他这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。
[2021-06-04]• 刘伯温临终前为何不准子孙学帝王之术?
1375年,明太祖洪武八年,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刘伯温因病去世,从此刘伯温家族伴随着整个大明王朝不断起起伏伏!
[2021-05-17]• 司马昭灭蜀的时候,东吴在干什么?为何不发兵援救?
东汉末年,经过个诸侯之间的争霸,最终形成了天下三分的局面,而在天下三分的过程中,曹操建立的曹魏无疑是最强大的,蜀汉和东吴为了在曹魏强大的威慑下生存下来,所以结为了同盟。公元263年,司马昭下令伐蜀,决心一举铲除蜀汉这个祸患,要知道东吴和蜀汉互为犄角,而且他们之间还是联盟关系,唇亡齿寒的道理东吴不可能不懂,那么此处就会有一个问题,那就是司马昭灭蜀的时候,东吴在干什么呢?为何没有出兵相救呢?
[2021-03-29]• 明末风云:李自成的大顺朝,为何会速兴速亡?
崇祯十七年(公元1644年)一月,李自成在西安称帝,定都西安,建国号“大顺”,改元“永昌”。封功臣以五等爵。同时,更定政权机构,改内阁为天佑殿,设大学士平章军事;六政府部门添设尚书一人,侍郎一人;增置省级机构,设节度使,并东征明京师。
[2021-03-17]• 三国蜀汉五虎上将后代表现如何?
三国时期,这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发生的故事总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,其间所诞生的名臣猛将的数量可以说在各个朝代都能排的上号,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然还是要数蜀国的五虎上将。不过这种说法只是杜撰,陈寿所写的《三国志》仅仅是把这五人合在了一起立传,不过这也是对这五人能力的肯定。
[2021-03-17]• 周赧王身为天下之主,为何被人讨债,只能债台高筑?
虽然周朝实行分封制,各地有许多诸侯国,但只有周天子才是天下之主!按理说天子富有四海,应该是天下最有钱的人,可是周朝的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却沦为笑柄。周赧王在位时间很长,有五十九年的时间,可是他却负债于民,为躲避讨债,他居然逃到宫内的高台上,留下了“债台高筑”的故事。那么,堂堂周天子为何穷到这个地步?
[2021-03-08]• 昆阳大战,王莽40多万兵为何败给不足万人的刘秀?
西汉末年,外戚王莽篡汉,建立新朝,可是篡位之后的新莽很快暴露出一系列问题。一味复古和不切实际的变革,一意孤行地大动干戈,都使得人们更加怀念刚刚被取代的西汉。此外加上天灾不断,百姓食不果腹,最终使得全国到处民怨沸腾,以至于极度不满之下的普通百姓纷纷揭竿而起,王莽政权摇摇欲坠。
[2021-02-23]• 以文官统帅军队的年代,明朝的文官军事能力到底怎么样
明朝虽然以武功建国,赖于诸多将帅们的能征惯战才取得天下,但军将集团们在朝廷中的话语权在建国后越来越低,尤其是明军的军事指挥权,逐渐由武将转移到文臣身上。并且这种转变是非常迅速的——洪武、惠帝的时代结束以后,在明朝能够单独统帅一个方面军团的大将几乎都是由文官担任的。
[2021-02-23]• 多尔衮战功赫赫,为何要拥立年仅六岁的福临为帝?
多尔衮是想当皇帝的。在皇太极去世后,豪格才是最正统的继承人的,也获得了皇太极遗留势力的一致支持。但是由于手握重兵的多尔衮不服,迟迟没能继位。这个时候满清还没入关,多尔衮的威望和权势并没有到达一手遮天的地步。于是,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。甚至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,多尔衮见皇太极余部注定不可能同意他继位,就推出了最年幼福临,也就是顺治。
[2021-02-18]• 不破楼兰终不还,唐诗中的西域楼兰古城为何湮灭
唐代王昌龄 《从军行七首·其四》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